九游体育lululemon不酷了

2025-08-24 14:21:24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九游体育一个小众瑜伽品牌,后来一路狂飙,很长时间内一直是全球仅次于耐克、市值第二高的运动品牌。

  这个品牌破圈的过程,已经成为一个让人津津津乐道的商业故事。在北美起家的时候,lululemon瞄准的是年收入10-15万美金,30-35岁的高学历的白领女性:

  这个群体对运动穿着的品质有很高要求,同时她们希望一套运动服既能在运动时候穿,也能适用于生活休闲场景。lululemon的衣服虽然价格比较贵,但是舒适度很高,很快就把这群人吸引成了忠实客户群体。

  lululemon在发展的过程中,很少采用传统的广告营销、明星代言这些打法。它更加倾向做社区活动来增加用户粘性。同时,lululemon的logo也从来不出现在产品显眼之处,有种低调不张扬的气质。

  早期购买lululemon的用户,都会有很强的社区归属感。一个又一个的线下活动使得lululemon开始破圈,从北美走向了全球。

  至今为止,lululemon的中国区发展迅速,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第二大市场。优秀品牌的魅力,似乎无分国界。

  刚刚我所描述的故事,是在投资行业、消费品牌和营销领域让人非常津津乐道的lululemon崛起故事。

  然而,这个故事今天已经发展到了全新的章节,lululemon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增长压力:

  作为最早起家的核心市场,lululemon在北美地区的销售额已经几乎不增长了,可比同店的销售额也出现了下滑。

  随着业绩压力越来越大,作为第二大市场的中国,就承担了越来越重的责任。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,中国市场需要变成现金奶牛,给公司贡献越来越多的净利润。

  为什么说lululemon正在变得不酷了呢?它正在中国市场全力下沉,从服务特定人群的品牌,变成一个全动品牌。

  直播间的销售话术要更加通俗易懂,价格要更加接地气,折扣优惠肯定是少不了的。在直播间里购买lululemon的消费者,和原有的品牌核心人群九游体育,并不是一群人。

  早在lululemon破圈之前,各大电商和短视频平台上已经有大量的lululemon的平替和「原单」——这些产品其实都没有得到官方的授权,本质来说都是盗版。

 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,这些盗版要被完全杜绝是非常困难的。lululemon意识到,如果不自己走进直播间,不去吆喝打折,实际上很多潜在的消费者也会被这些平替和盗版截留掉。

  作为一个高端品牌,lululemon一条瑜伽裤的价格动辄上千元。不过这个价格,只是在天猫旗舰店和线下官方门店的价格。如果去奥特莱斯购买,价格可以砍掉一半以上。

  了解品牌定位的朋友们都知道,降价会伤害品牌势能——所谓的「伤害品牌」,指的就是你降价越多越下沉。原来你的核心用户,也就是创始人最初瞄准的「超级女孩」用户,她们在穿上你的衣服的时候,就不会有以前那么的有自豪感。

  原来的用户群之所以对lululemon情有独钟,背后的原因是lululemon不仅在运动的时候能满足功能属性,同样重要的是它带给消费者的自我感觉九游体育。

  但是在下沉和降价的趋势愈演愈烈的时候,lululemon身上的品牌光环将逐步降低。

  当然,从财务的角度分析,lululemon的所谓品牌势能下降,不但不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表现产生影响,短期内还很有可能是加持——长期就不一定了。

  这里面的最大问题是,最早的那群核心用户、还是一个小众品牌就开始购买的「超级女孩」,她们是否还会坚定的选择这个品牌呢?

  例如,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两个呼声很高,有可能可以替代lululemon原本生态位的新型运动品牌九游体育。

  最早耐克是一个大众的运动品牌,lululemon说我定位超级女孩,我主要做的是瑜伽裤——这个细分场景成功的切出来了一群忠实客户。

  时至今日,luulemon自身也被别的品牌细分了,Vuori这个品牌,他就定位自己是男性的lululemon。

  Vuori的产品看上去带有一点商务的感觉,没有装饰,没有logo。它的颜色统一是大地色系。对于商务男性来说,完全可以做到上班的时候穿一件衣服,下班到健身房的时候不换衣服,直接进行锻炼。

  这样能满足一个男性的主要痛点,就是在办公室和健身房之间没有时间、也懒得换衣服。

  2024年,Vuori宣布获得8.2亿美元的融资九游体育,公司的估值提升到50亿美元以上,它也已经进入到了中国市场。

  Vuori在上海连续开出了三家品牌门店,并且北京和深圳的首店也会在近期落地。这个品牌的状态就像20年前的lululemon,在小众的运动爱好者当中已经有知名度了,但是在大众平台上讨论它的人还很少。

  除了Vuori之外,另外一个风更大、营销做得更多的lululemon竞品,自然就是alo。

  alo品牌定位上跟lululemon几乎一样,两个品牌之间可以说是肉搏厮杀。唯一的区别在于,alo在风格上融入了大量的时尚元素。

  lululemon的配色还是以黑白灰为主,alo却融入了更多大胆的时尚配色,例如说泡泡粉、贝壳蓝还有薄荷绿。

  alo的品牌理念就是让瑜伽运动服变得更时髦,你穿着同一套衣服,就能无缝转场,直接从瑜伽房到酒吧。

  这个新品牌定价不低,为什么在最近几年的美国市场快速崛起,甚至开始能够挑战lululemon的位置?

  背后最重要的原因,是它深得明星的青睐。明星是对时尚趋势最敏感的人群。上文我们所分析的lululemon「不酷了」,这样的用户体验,对于明星来说,他们是最早能够感受到的。

  alo之所以在北美爆火,靠的就是像卡戴珊和Taylor Swift这样的当红明星穿着它品牌的产品出门。alo的官网首页甚至做了一个明星专区,哪个明星穿了他们的衣服,都会在官网上晒出来。

  上文提到,lululemon最早起家的时候并不请明星代言,走的是社群营销的路线九游体育。但alo却截然相反,它选择了高举高打的策略——这样的一个传播方式显然速度会更快,在社交媒体的时代里更容易吸引眼球。

  除了跟明星联动之外,alo也会在生活方式的打造上学习lululemon,不局限在产品竞争,而是向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进行靠拢。

  举个例子,alo已经推出了一个联名的冥想APP。冥想作为一种降低焦虑的减压方式,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,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。冥想的用户群,跟alo品牌的用户群,也是高度重叠的。

  alo还在纽约开了一家素食餐厅,这样的动作使得它超过了一个运动品牌的功能属性,成为了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代名词。

  alo在亚洲多个国家已经开设了线下店,包括马来西亚、印尼、韩国和泰国。但是它在亚洲最大的两大市场中国和日本,目前一家门店都还没有。据说正在选址阶段,年内会在北京三里屯开出旗舰店。

  对于我们中国很多消费者来说,这个品牌还处于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状态。alo给中国消费者制造了一种稀缺的属性,反而强化了消费者对于这个品牌的好奇心——在小红书上,alo这个标签的浏览量已经超过了1.5亿。

  不过网红品牌,确实会有见光死的可能性:购买过的朋友和我分享,alo这个品牌的产品面料跟lululemon相比,似乎有所差距,价格不值这么贵。

  但无论怎么说,无论是Vuori还是alo,这些品牌的出现,对于lululemon的霸主地位形成挑战,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规律。

  当年的耐克如此强大,小众的瑜伽裤领域居然能出现市值最高超过500亿美金的lululemon。

  lululemon很长一段时间市值都超过阿迪达斯了,后来再也没有人说lululemon是一个小众品牌。

  但是等它发展到今天的大众化阶段,它不能再去承载品牌自我认同的需求,因此越来越多新一代「小众品牌」也会应运而生。

  与其说是上文介绍的新品牌已经做得有多好,抢走了lululemon的市场,还不如说是lululemon的核心用户,到了需要新一代品牌的时候。

  在美国市场,运动品牌的细分趋势也还在发展当中。放眼我们中国市场,这样的一个趋势更是刚刚开始。

  我在国内也投资了一个初创的运动品牌「安欧兔」,主打的是软壳修身的冲锋衣,目前每个月的销售额也超过一千万了。

  未来在中国的消费市场里,我相信一定会出现更多有意思的、百花齐放的运动品牌。大家不会永远只买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搜索